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不帮助员工成长的公司,永远无法增长

来源: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4-06 04:3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企业找到新的增量有多重要?我们来看一个案例。 “无法想象,上个月还在加班,这个月就被通知裁员” 一名跨国企业的前研发人员对记者说道。 这名员工所在的企业早在1989年就进入

企业找到新的增量有多重要?我们来看一个案例。

“无法想象,上个月还在加班,这个月就被通知裁员”一名跨国企业的前研发人员对记者说道。

这名员工所在的企业早在1989年就进入中国,当时凭着一项很先进而国内非常稀缺的技术,日子过得非常滋润。它甚至可以要求购买服务的客户,在合同金额基础上多付20%的“费用”,客户们不敢不唯命是从。

它就是曾经排名全球第二的软件公司,在数据库和服务器领域毋庸置疑的领导者——甲骨文公司。

但是,就在2019年,甲骨文爆发了大裁员,900余人同时被裁。

根据人力资源统计,甲骨文此次被裁员工的平均年龄为37岁,这是一个被国家公职考试拒之门外的年龄,也是“职场中年危机”的年龄。

在这个年纪里,这些人发现自己不再被公司需要,内心一片茫然。

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家这么赚钱的公司对老员工“痛下杀手”?

甲骨文大裁员的原因,源于“云计算技术”带来的破坏性变革。

甲骨文最初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技术的威胁;但诸如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型客户,宁愿每年砸10亿,连续砸10年,也要和甲骨文“分手”。

2009年,阿里巴巴发布“阿里云”,随着云计算行业的发展,许多大企业选择将数据库迁移上云,等到甲骨文醒悟过来开始发力云计算,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被挤到10名之外。

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。

我们很难说在这种处境下,裁员是谁的错?

企业要么成长,要么走向衰亡,一旦企业停止增长,员工裁撤无可避免。

当一家企业没有即时发展第二条增长曲线,技术就会过时;

当一名员工没有发展第二条成长曲线,技能就会过时。

生命周期S曲线(起始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、衰退期)

实际上,新陈代谢是市场环境高速变动的必然,除非找到新的增长曲线,否则没有谁能够幸免。

那么,对于难以预料的未来,企业老板和员工谁会更焦虑呢?

哈佛商学院的“未来工作管理项目”证实,当今世界各地的员工对学习发展的机会都无比重视。

他们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进行了一项调查,从每一个国家收集了1000名雇员的问卷反馈。调查发现,对员工而言,学习发展的机会已成为仅次于工作本身,影响工作满意度的第二重要因素。

或许是出于“职场续航焦虑”,中国90后、00后世代热衷于发展副业,或者关注零工经济,甚至从高中大学就开始了创业。

他们已经自觉地开始发展第二曲线。

但是,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似乎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。

许多员工抱怨公司在公司没有成长空间,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系统的赋能培训机制。为什么中小企业不愿投入资源培养人才?

他们主要有两方面的顾虑;

第一,人才的能力上去了,可能会另谋高就;

第二,帮助人才培养新的能力可能会超出企业的雇佣能力。

所以,他们宁愿用“溢价”的方式挖角对手企业的人才,也不希望培养人才;可是一味地索取却不贡献,就陷入了人才争夺的“囚徒困境”。

实际上,这恰恰暴露了中小企业问题的实质,他们因为业务过于单一,导致内部缺乏让人才施展才能的舞台,因而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“双高”的商业生态中,他们更容易被被淘汰。

客观地说,企业寻求新的增长曲线甚至比员工更加紧迫。

大多数企业还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,

员工的核心诉求其实是撬动企业增长的关键杠杆。

自运行理论创始人戴天宇教授认为,要想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实现企业目标,只有将员工的个人利益诉求和企业的目标捆绑在一起。

戴老师还指出,协调企业和员工的利益虽然是管理者主要任务之一,但是一般情况下,

管理者很难轻易找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共同诉求。

不过我们惊讶地发现,对第二条成长曲线渴望,或许可以成功将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。

AT&T(美国电话电报公司)就是这么做的。

有一次,AT&T对其25万名员工进行了一次系统性审计,对员工当前的技能进行分类,并将其与公司在转型期和转型后所需的技能进行对比。

文章来源:《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jhsyzgdxxb.cn/zonghexinwen/2021/0406/726.html



上一篇:企业与员工共同升级“提能”
下一篇:四川省总工会推荐职工志愿服务创新项目荣获全

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投稿 |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编辑部|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版面费 |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|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